宝宝爱打人“以暴制暴”不可取
2012-03-12 香港自由行 宝宝爱打人怎么办?这是很多妈妈都头疼过的事情,Tony带宝宝到楼下跟小朋友玩,宝宝有时因为抢玩具,有时无缘由的,“啪”一声就把别的小朋友打了。头几回,Tony还很耐心地解释、安抚。次数多了,Tony就不淡定了,面子hold不住,当场就把自己的孩子打了。然而,早教专家提醒,用“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对于宝宝来说只会起到反效果。
爱打人可能是生理宣泄的需要
从宝宝身上分析问题所在,很多宝宝的手部发育刺激不足,因此宝宝就会本能地如生理需要般的反复练习小手的本领,在宝宝的社交意识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的时候,宝宝不会有清晰的社交定义,打人对于他来说有时可能是生理宣泄的需要,如果家长能及时发现并用其他多种形式引导宝宝练习手部,宝宝的这项需要就能得到满足,从而转移了宝宝作用在其他宝宝身上的兴趣。
有的宝宝爱打人,也可能是触觉相对比较迟钝,宝宝不能很准确地感受到对宝宝的这个动作力度有多大。当他把其他的小朋友“打”哭了的时候,宝宝的大脑接收到的信息可能只是轻轻地碰了小朋友一下。
“以暴制暴”只有反效果
澳洲亲亲袋鼠广州教育总监王荣辉告诉记者,宝宝爱打人,在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爱打人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很生气就把孩子给打了,其实,我们应该深究宝宝爱打人的原因,“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对于宝宝来说只会起到反效果。
宝宝打人最两岁左右比较常见,这个阶段的宝宝对社交的概念还不是非常清晰,社交行为还处于模仿和探索阶段。如果家长“以暴制暴”,宝宝会模仿大人,同时把“以暴制暴”理解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交手段。同时,过多的暴力教育会造成对孩子以后的性格胆小或是暴戾两个极端。
建议
必要的情绪管理疏导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都是必不可缺的,有时候孩子的一些“无心之失”若成为家长肆意放大的事情,也会间接地引导着孩子继续进行这件事。
更多>>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