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机场设施又迎升级! 整体货运吞吐量可提高30%

2025-03-05  香港自由行
微信香港攻略最新推荐→

继三跑道系统去年11月底正式启用后,香港国际机场的设施又迎来升级,进一步巩固本港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新鸿基地产旗下总楼面逾150万方迟的机场空运中心昨日与香港机管局达成协议,于2028年经营权与租约到期后,确定会续租15年至2043年。新地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表示,将斥资4亿元为该中心进行全面的升级工程,包括改进仓库灵活布局方便中小企租客、引入智能数码化管理系统及绿色建筑等。而升级工程已于今年展开,预计明年年初开始分阶段落成,整体货运吞吐量预计可提高达30%。


在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经济部副部长吕峰、机管局主席林天福、郭炳联、机管局署理行政总裁张李佳蕙和新地执行董事郭基泓见证下,新地执行董事冯玉麟和机管局商务执行总监陈正思昨代表双方签署新租约。


把握「一带一路」南方市场商机


郭炳联指出,新地积极响应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的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及贸易中心地位的方针。在运输及物流局和机管局的支持和信任下,新地不仅为机场空运中心续租,更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全面优化升级。此举不但有助香港巩固作为国际航空物流枢纽的地位,更能促进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联动和合作,同时把握「一带一路」和全球南方市场所带来的商机。此次机场空运中心的优化升级,反映客户看好香港前景,也体现他们对提升营运效率的迫切需求。


仓库灵活布局方便中小企租客


据介绍,该中心楼高三层,计划进行全面的升级工程包括改进仓库灵活布局方便中小企租客、引入智能数码化管理系统,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线上预先登记及排队、和线上支付),以优化车流控制,配合机场大数据,提升物流顺畅度;并会引入绿色建筑如安装太阳能板发电、为电动货车及电动叉车等配备绿色能源充电装置等,并增设员工设施,例如共享空间、休息区、健身室、沐浴间,又计划加强餐饮及零售配套设措施等。同时会建议增设出入口以方便客户上落货。


郭炳联指出,香港享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 」的独特优势,背靠祖国庞大市场,绝大部分进出口货品享有零关税,清关处理便捷高效,令香港作为转运港拥有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航空运输对香港整体经济和贸易发展佔有重要席位,空运佔香港贸易总值超过45%。在机管局领导下,香港机场已成为全球最繁忙的国际货运机场,即使之前受到疫情打击,现时的货运量已经超越2019年之前的表现,而机场空运中心则协助香港国际机场处理约三成的货运装载量,尤以高端产品、鲜活产品为主。


林天福在致辞时也提到,机管局正积极提升机场物流基建,包括新智慧物流中心、跨国速递公司及枢纽中心扩建,以及发展转口邮件中心等。

发挥自由港特色 运输局研简化规管


陈美宝致辞时则称,机场空运中心是政府拓展物流发展的紧密伙伴,亦是机场处理空运物流的重要资产,形容今次机场空运中心的投资是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又指机管局已在机场岛南面预留做转运和冷链的土地,可支持跨境电商服务。她又提及,去年全年共录得490万公吨空运货物吞吐量,按年增长14%,佔全港外贸总值45%,形容整个空运业有助带动香港贸易和经济发展,是重要支柱。她又指,机管局已融入大湾区,在东莞的空港中心第一期永久设施将在今年底内完成,期望每年的空运货物吞吐量达100万公吨。


陈美宝续表示,未来希望简化中转货物规管架构和法例法规,让空转海和海转空等多种转运规管简化,尽量发挥本港自由港特色。


机场空运中心资料


总楼面    逾150万方迟


物业类别   货仓和写字楼


投入运作   1998年


优化工程涉资 4亿元


优化工程开始 2025年


优化工程完成 2026年年初开始分阶段


商用航空中心下半年展新貌


香港是亚洲地区的主要航空及运输枢纽,从香港起飞,5小时内可到达亚洲大部分城市,航程范围覆盖全球约一半人口。除机场空运中心外,新地在上月底公布的中期业绩中透露,旗下香港商用航空中心的专营权亦已延续至2043年,为配合机场三跑道系统和机场城市的陆续落成,该中心2022年启动4亿元的扩建提升工程,其客运大楼正进行大型翻新工程,计划今年下半年试运,届时可处理的商务机航班量将增一倍,为过境旅客提供的设施亦将升级。新地有信心在完成翻新后,该中心将成为全球最佳私人飞机基地之一。


亚洲首创 26米延伸盖篷助上落


据介绍,扩建项目包括扩建现有的候机大楼,升级一站式驻场安检、清关、出入境及检疫设施;同时,增设由候机大楼向外延伸、全长26米的盖篷,让旅客免受天气影响,属亚洲首创的同类设施,将会成为新候机大楼的标志性建筑。整项扩建计划提供不同的绿色环保设施,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充电器和智慧楼宇管理系统等,有望为项目取得高阶的绿色环保认证。


全球各地的旅游业正逐步复甦,商用航空是香港航空业的高增值板块,也是国际航空枢纽必备的元素。香港商用航空中心是香港唯一的特许商务机营运基地,24小时运作,提供泊机、加油、入库、保养、一站式海关、出入境及检疫(CIQ)等全方位服务。商务机航站楼设计容量为8,500架次,之前曾令升降量达9,500架次,2023年回复至超过7,000架次,有信心今年可以回复至疫情前九成水平。


事实上,特区政府积极推动盛事经济,如亚洲金融论坛、Art Basel、裕泽香江高峰论坛、潮流嘉年华ComplexCon及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等,吸引世界各地大量高资产、专业人士到访。当中如亚洲金融论坛及Art Basel,均有数十航班经商用航空中心抵港。另一方面,政府致力推动香港成为领先的家族办公室中心。香港目前已经有超过2,700间单一家族办公室,办公室成员大都追求私隐度高、灵活便捷的出行体验,香港商用航空中心的全方位专业服务正好配合其所需。


业界冀智能化降物流成本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庄程敏)新地宣布投入至少4亿元升级其机场空运中心大楼的设施,航空发展与机场三跑道系统谘询委员会委员胡百稀昨日对香港文汇报指出,新地今次升级优化包括提供更智能、更符合客户需要的仓库及物流配套设施,对跨境商贸企业必然有帮助,因整个运输流程更智能化,减省人手成本,令航空运输业更顺畅,物流成本有机会降低。


预留土地支持跨境电商活动


「香港国际机场的国际网络一向较邻近大湾区的其他机场较有优势,但其他机场如深圳机场在设施上都急起直追,香港亦需要继续进步,才可以巩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以防止客户流失,转至其他机场。」他认为,跨境电商仍是一大趋势,机管局已预留机场岛南面货运区土地,支持转运及冷链高增值货运,同时支持跨境电商活动。对电商市场而言,美国属于大市场,但现时最大的挑战来自贸易战的影响,建议业界可以发掘其他市场,如欧洲、东南亚等。


恒生大学供应链及资讯管理学系副教授黄彦璋指出,留意到很多货运代理人如DHL等都陆续在港兴建新的仓库,反映需求依然在增长中,目前的运力尚未得到完全优化,如航空业的硬件设施有所提升肯定会更好。长远而言,香港的地位、人才和设施相对于其他大湾区机场来说仍有优势,运输及物流局和其他持份者正研究如何在未来3年到5年内提升香港航空中心的地位。


盼规管航空公司燃油附加费


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会长黄达胜亦表示,面对广州、深圳力争成为国际航空枢纽,它们在短途国际航线对香港已形成全面竞争,而长途航线上竞争力也不断加强,香港必须在软硬件上再努力。另外,内地个别机场对货运航班提供各类支持和大额补贴,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等亚洲国家都对航空公司的燃油附加费有规管,相反香港既没有补贴,也欠缺对燃油附加费之规管,不少中小企及外商已投诉相关成本正不断上升,从而削弱香港机场及整体吸引力,希望当局能针对性积极改善。


内地物流货代借港拓「一带一路」空运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李昌鸿 深圳报道)香港国际机场的设施迎来升级,在深圳从事国际空运业务的港企东捷运通集团,董事长黄鹏对香港文汇报表示,内地进出口市场总体虽然增长放缓,但仍有个位数的增长,跨境电商货物出口更有双位数增长。随着近年跨境电商货物暴增,香港机场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除传统欧美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给香港机场带来接近一半的空运业务,香港机场的业务增量空间巨大,特别是飞非洲和南美航线。


跨境电商货物需求增长快


黄鹏表示,公司正通过增加在香港机场的包机、包板业务,满足快速增长的跨境电商货物需求。2020年前,跨境电商货物只佔公司业务的1鳄3,四年来呈现快速增长,如今已经超过2鳄3。目前,公司业务当中,1鳄4来自东盟,1鳄4为欧盟,1鳄4来自美国,1鳄4为中东、非州、中亚,今年公司将加大投入,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中东、中亚、南美等航线。


一直以来将香港机场和深圳机场作为业务始发的深圳市鹏展国际货代总经理张勇则表示,香港机场第三跑道的开通为国际物流行业带来多方面的机遇,能够处理更多的货运航班,提高货物的周转速度和运输效率,有助于巩固香港作为大湾区重要国际货运门户的角色。


港机场可处理危险品运输


同时,香港国际机场与大湾区内的其他城市如深圳、广州等机场形成协同效应。通过与这些城市的物流网络互联互通,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整个大湾区的物流效率和竞争力。他提到,公司可以利用现在的「一国两制」特点,更加灵活便利地处理一些报关和带锂电池的危险品货物的运输,并充分合理地利用两地的规则,为客户进行更好的物流服务。


电商联盟黄英豪:机管局可粤西设空港中心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黎梓田)香港机管局及新地昨日表示继续升级在机场的物流设施,以提供更智能、更符合客户需要的仓库及物流配套服务。香港立法会议员(进出口界)、香港电商发展联盟召集人黄英豪昨日回应香港文汇报指出,近年香港跨境电商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正是因为香港有世界一流的空运货运物流中心,建议可将「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的模式複製至粤西地区。


粤西工业製造业发展迅速


他指出,香港的航空市场优势明显,机场三跑道系统启用后,每年的货运量可增至1,000万吨,香港应研究如何加强运用这一优势。机管局目前分别在东莞和香港国际机场设立「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和空侧海空联运货运码头,方便香港与大湾区之间的海空货物联运,他认为可以将相似的模式複製至广东省西部,建设一个「陆空联运中心」。


黄英豪表示,广东省西部近年工业製造业发展迅速,而且成本比起广东省东部低,吸引不少厂家向西部迁移,目前非常适合把联运中心的模式複製到此,以此为香港机场空运吸纳更多货源。


机管局于2023年2月与东莞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以进一步发展海空货物联运。自2023年4月试行以来,位于东莞的「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物流枢纽。该设施提供跨境一条龙式海空联运服务,不仅提升区域供应链和出口入的竞争力,还巩固香港机场货运的竞争力和扩大航班的货源,实现双赢局面。


珠海机场可发挥协同效应


机场配套对于联运能产生协同效应。机管局于去年11月宣布,斥资约43亿元人民币,购入珠海机场35%的股权,除加强香港国际机场与珠海机场合作,亦可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组以及区内航空业的发展。如将东莞的联运模式複製到广东省西部,珠海机场正好能发挥协同效应,加强联运中心优势。


来源:香港文匯報 责任编辑:阿苗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3hk.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3hk.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本微信号昵称】和作者3hk.cn (无注明来源昵称和作者的,3hk.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更多>>相关阅读

 
 

更多>>微信香港攻略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