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配对存落差 高才入港后「一职难求」

2024-12-11  香港自由行
微信香港攻略最新推荐→

香港特區政府近年推出多項人才輸入計劃,根據入境處數據,各計劃共收到超過38萬宗申請,近24萬宗獲批,首批高才通計劃申請人近月陸續進行續簽延長逗留時間。這些數字背後,是一個個心懷香港夢的申請人到這座城市打拚的經歷,有人闖出自己一片天,有人英雄無用武之地,主人翁的得與失,都折射出對人才計劃的啟示。香港文匯報今日起一連三集推出專題報道,透視香港人才計劃。


來港前在內地一所大學任職教授的李先生屬優才計劃下人才清單環境技術服務類人才,在固體廢物處理方面成績卓越,是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作為教授級人才,他去年初來港以後,求職過程卻處處碰壁,最初瞄準八所資助大學的副教授或助理教授職位,投放的應徵信卻石沉大海,為生活他一再降低要求,講師、行政職位、地產公司職員,甚至連補習班老師也願應聘,但全都無功而返。「無論我怎麼努力,就是找不到工作。」求職不順沒有令他質疑當初申請來港的決定,卻令人深思——人才清單與人才市場需求脫鈎,或許這類專才確是香港未來需要的,但當下未必有其用武之地。 


46歲的李先生於清華大學博士學位畢業,是環境技術領域的學術帶頭人,正值年富力強,2023年初申請優才計劃時毫無阻滯,迅速獲准落戶香港。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到李先生位於西環一座單棟大廈的住所家訪,寓所是常見的兩室一廳布局,面積不大,收拾得井井有條,其兒子一年半前入讀附近一所直資中學唸中三。


房租學費開銷大 兩年已耗80萬積蓄


在港兩年期間,李先生坦言飽受搵工難困擾,「我本來是一個特別樂天的人,無論在哪裏,賺錢多少,都覺得生活很有意義。」但在港的生活總充滿挫敗感,睜開眼睛柴米油鹽的壓力撲面而來,「房租每個月1.8萬,加上水電煤氣,差不多兩萬塊,孩子讀書學費每年5萬多,還有在這邊生活的費用,往返香港和內地的交通,一年差不多要近40萬元的花銷,兩年下來就是80萬元,全部靠我們自己的儲蓄。」


由於在港至今仍未找到合適職位,他一直保留內地一所院校正教授職位,會定期進行遙距教學及回校主理研究,但收入未能抵消香港生活費,「我之前在同事中算是長得年輕的,現在每次回學校,學生們見到我都說,老師你怎麼長了這麼多白頭髮。」


李先生來港初期對找工作信心十足,然而一年多都沒有回音,令他逐漸慌了神。今年開始,他不僅更努力地網上「海投」,跑各種現場招聘會,更會前往不同機構親自遞交簡歷,卻連面試邀請都鮮少收到。


「我現在已經不去想offer(聘書)之類,我只想要有人給我解釋,為什麼不行?是我年齡太大了,研究方向不對,廣東話不好,哪怕是我在學校待久了,書呆子氣太重也行,只希望有人能如實告訴我。有一些職位,明明我各方面都很符合,但是投過去一點回應都沒有。」他慨嘆道。

符人才清单条件却无用武地


最令李先生费解的,还是人才清单与香港真实人才市场之间的落差,「我之所以下定决心过来,是因为人才清单说香港需要环境技术类人才,近年立法会也经常谈到垃圾徵费,加强香港固体废物处理方面的发展等等。政府说需要,实际情况恐怕是不太需要,最少此刻不需要。」


不断遇挫折令李先生一再自降身价,从最开始瞄准八所公立大学的副教授或助理教授职位,后来发展到讲师和行政职位不拘,到最后连补习班老师也愿意尝试,「上周有一家补习社让我去面试,谈了之后到现在也没消息,应该还是不行。」除教职外,他也投递过商业机构,例如有建筑废料处理需求的工程公司、地产公司,同样杳无音信。


以徐霞客经历自勉 无悔来港


儘管未觅英雄用武之地,但他从不后悔来港,「我的偶像是徐霞客,他一生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人和事,我希望自己也是这样。经历肯定是有美好的部分,但不可能只有美好,负面的我也接受。」


除了个人的事业发展外,在内地任职大学教授的李先生申请来港的另一主要原因是为孩子寻求优质的教育,但根据现行的优才计划,若主申人的签证鳄注无法续签,其在港子女也无法逗留,学业也受影响。「我的小孩本来考上了内地本省一家特别有名的中学,但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很不适应学校严格的教育模式。我也希望他能有一个相对快乐宽鬆的环境,香港正好可以提供,就安排他过来读书,没想到反而因为我的续签问题,可能耽误了他。」


由于办理转学手续及等候香港入学排期需时,李先生16岁的儿子今年只能在港就读中三,比同级生年纪稍长,不谙广东话,又是插班生,经过一番努力才融入现在的班级。「我经常鼓励他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要多和香港本地的小朋友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现在他适应得还算可以。」李先生说。


倘重回内地升学 学习效果难衔接


然而,好不容易熟悉环境后,由于父亲没有如期找到工作,能否续签亦存在变数,连带儿子的学业也受影响,随时要随父返回内地学校升学。在内地和香港两套不同的考试系统之间反覆跳跃,不仅学习效果难以衔接,对学生心理难免也会产生影响。


「我儿子最近和我说,他感觉压力很大,因为爸爸找不到工作。我告诉他,这是我们大人的事情,他不用想那麽多,哪怕真的回去了,也是一段成长经历。」李先生说,早年在北美做访问学者时,儿子曾在当地上学,回国后也经过了适应期,这次恐怕要再来一次。


对香港的教学质素,本身是大学教授的李先生还是给出了客观的讚许。他平时会辅导儿子功课,父子俩还会一起製作物理模型,两人均认为香港中学教材讲解详细,注重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穿插很多生活应用场景,而不仅是以「做题」为主。他相信儿子这一年多的学习是有所收穫,更希望儿子在港开阔视野,心理上更强韧、坚实。


盼增支援助融港 添求职指引


李先生来港前曾在加拿大生活过,发现当地政府会为新来家庭提供各类支援,以加速融入社会,认为这方面值得香港借鑑。他透露,曾到特区政府资助的机构报名学粤语,机构却要求集齐上堂人数才开班,「去年报名说等人凑满才能开,到现在也没有消息。」李先生建议特区政府为新来港人才提供配套的适应措施,让他们融进香港社会中,建立强大的人脉网络,才有利事业发展。


求职除了讲求实力,掌握最新职场资讯也十分重要。李先生初来香港时人生路不熟,完全不知到哪儿找工作,「申请成功后我又问了入境处有没有就业相关的指引,入境处说需要自行找就业中心,他们仅负责签证(注)事务。」


之后,他在网上搜索找到劳工处就业中心,职员着他自行在壁报上的招聘广告找合适工作,「那些牆上贴着的都以蓝领工作为主,跟我的背景还是有些差距的。」


他坦言,参与不少招聘会,当中部分更是为高才通人士而设的招聘会,但大部分职位都是金融相关,跟他环境技术服务类专业领域相关的职位少之又少,原因是香港的环保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较少需要高端环保技术人才。


关注人才计划的立法会议员尚海龙认为,政府需要定期检视计划续签条件、人才清单等计划细节,不断优化,「人才清单一定是动态审视的,因应行业需求、规划等发生变化。」


议员倡定期优化人才清单


在续签的问题上,特区政府近期公布了高才通计划续签的几个条件,有好有不好,例如跨国公司的高管人才若在港缴税,就有机会续签,这是放宽的地方,但也有以合约制受僱的申请人,可能续签一次只获得几个月的延长,就要再次申请。「重複申请不仅会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申请人也不易作出生活安排。」尚海龙希望明年3月后,首批高才通续签大致完成,政府可根据续签比例、申请人集中反馈的问题等,作出综合检讨。


来源:香港文匯報 责任编辑:阿苗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3hk.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3hk.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本微信号昵称】和作者3hk.cn (无注明来源昵称和作者的,3hk.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更多>>微信香港攻略最新推荐